close
第一次獨自看電影,選了《昂山素姬》。

入場時發現身邊的觀眾大部分也是女性,究竟當中是否有些暗示?
我對昂山素姬的印象只是與緬甸政府對立而被軟禁這一點而已。

看完電影,因為主線是夫妻之情,所以也不可說是對昂山素姬加深了很多的認識。

說實在,看後只知道她的父親是將軍,極力推動民主,但未成功便被暗殺。而昂山素姬原本在牛津生活,因母親中風而回國,適逢國家政變,她不值軍隊所為,決定留下來爭取民主,結果被政府軟禁。


戲中昂山素姬的夫妻情故然令人動容,但令我最深印象的,卻是最初昂山素姬目睹軍隊屠殺學生的那一幕。看到這樣的極權政府,令我立刻想到祖國、韓國和《1984》。回過神來,我已是滿臉淚痕。

我從不覺得自己關心時事,只是這幾年從不同途徑接觸多了,看到《1984》中描述的事在身邊屢見不鮮,實在是感到心寒。但究竟怎樣可以改變呢?我只能說我沒有昂山素姬的耐性和勇氣,更害怕會落得《1984》中主角的下場。我們經常說香港是福地,我不禁想如果置身在《1984》的環境中,我一定會毫不猶疑地說1+1=3吧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珼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